
最近,美国的经济情况有点让人揪心。1月份美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一下子涨了3%,而且这已经是连续第四个月在加速上涨了,这意味着美国老百姓买东西越来越贵,核心通胀压力一点都没减轻,通胀警报算是彻底拉响了!
1. 通胀数据超预期,加息预期变强
从具体的物价情况来看,住房、食品和汽油价格都在涨,这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开支全面推高了通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听证会上直接表示,现在通胀还没达到目标,不能轻易降息,得等有更明确的信号才行。
消息一出,市场预期马上就变了。原本还想着美联储能早点降息的交易员们,现在都改变了想法,他们觉得首次降息可能要推迟到9月,而且一整年可能也就降25个基点。与此同时,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下子飙升了10个基点,达到了4.6%,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新高。美债收益率升高,就意味着投资美债能赚更多钱,这让美元的吸引力大大增加,很多人都更愿意持有美元了。
2. 美联储官员纷纷表态,降息希望渺茫
除了鲍威尔,其他美联储官员也纷纷“放鹰”。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说,得花点时间才能确定通胀是不是真的稳定下来;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也提醒大家,如果物价数据一直居高不下,那美联储的工作还远没有完成。这些官员的表态和CPI数据相互呼应,让大家更加相信美联储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高利率政策。
去年美联储本来已经开始了降息周期,但是现在因为通胀的问题,这个降息周期突然就停了。美联储现在这种观望的态度,从长期来看,给美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 特朗普政策搅局,让情况更复杂
特朗普的政策也给当前的经济形势添了不少乱。他的关税政策时间表一直在变,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移民、税收等新政策的方向也不明确,这让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特朗普还呼吁“降息和关税政策一起实施”,这一呼吁可不得了,直接让美股股价下跌,市场开始剧烈波动。如果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全面实施,进口商品的成本肯定会增加,这样一来物价可能会继续上涨,通胀就更难控制了。到时候,美联储可能就得继续维持高利率,这对美元来说可是双重利好,一方面利率差变大,更多人愿意把钱存到美国;另一方面,经济不稳定,大家都想找个安全的地方放钱,美元就成了热门选择。
4. 美元指数未来会怎样?
从短期来看,美联储的鹰派货币政策,再加上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会吸引全球的资本都回流到美元资产,这就给美元指数带来了很强的上涨动力,美元指数很有可能突破一些关键的阻力位。
从中期来看,如果2月28日公布的个人消费支出(PCE)数据还是显示通胀压力大,那在9月之前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就非常小,美元指数会在高位来回波动。
不过,这里面也有一些不确定因素。要是特朗普的政策引发贸易战升级,大家心里都慌慌的,避险情绪就会特别强烈,这可能会让美元指数进一步上涨,甚至有可能冲击1月13日创下的110.17这个两年多来的高点。但反过来,如果通胀突然下降了,市场可能又会重新考虑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这样美元指数就会面临压力。
总的来说,现在美国超预期的通胀数据和美联储的鹰派立场让美元指数短期内很有希望创新高。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不管是通过影响通胀还是引发贸易风险,都可能让美元变得更强。只要现在“通胀高 - 利率高 - 美元强”这个局面不改变,美元指数上涨的趋势可能就很难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