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到土耳其:政治干预下,央行命运几何?

MetaTrader4平台 °C 栏目:MT4下载
从美国到土耳其:政治干预下,央行命运几何?
周三的时候,投资者们发出了明确警告,强调央行的独立性对华尔街来说非常关键。之前有报道称特朗普又在考虑撤换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这一消息使得长期美债收益率上升,美元则出现下跌。

市场有些担心,如果新一届美联储领导层按照特朗普的意愿降息,可能会引发通胀上升的风险。毕竟美债和美元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础,所以这一情况可能会产生全球性的影响。

不过特朗普在周三于白宫对记者表示,他“极不可能”解雇鲍威尔,但又补充说“除非他因欺诈必须离职”。原来,特朗普暗指白宫顾问正在调查美联储办公场所装修费用超支的问题。虽然当天市场的波动逐渐平息了,但传递出的信息很明确:别去干涉美联储。

从历史上看,政府首脑和央行行长之间的关系常常比较紧张,特朗普和鲍威尔的对峙也能从过去找到类似的例子。一般来说,政客们希望降低利率,这样能减轻消费者和企业的借贷压力,而央行行长更注重维护物价稳定。

投资经理马克·斯平德尔曾合著过关于美联储独立性历史的书,他说:“政治压力,在现在这个情况下就是总统施加的压力,会大大增加爆发严重通胀事件的风险。”

现代美联储独立性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51年财政部和美联储达成的协议,从那之后,美联储在设定利率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但即便如此,美联储也没能完全摆脱政治压力。

前总统林登·约翰逊在推行大规模社会支出计划时,就曾要求美联储主席小威廉·麦克切斯尼·马丁维持低利率。1965年10月的一次会议上,约翰逊情绪激动地形容加息“等同于为了华尔街利益榨取美国劳动人民的血汗”。两个月后,马丁投票支持加息,他还提醒同事这可能会招来约翰逊的强烈反对。果然,几天后马丁就被召到约翰逊的得克萨斯牧场,据说总统在那里对他一顿斥责。

后来的美联储主席亚瑟·伯恩斯,原本是很受尊敬的经济学家,1970年被尼克松任命时还以抗击通胀出名。但历史学家认为,他太想讨好总统了。当时通胀一直在上升,可尼克松在1972年连任竞选前希望维持低利率。研究人员在2006年的论文中提到,有证据显示尼克松在1972年大选前向伯恩斯施压,要求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到了70年代末,通胀就失控了,部分原因就是伯恩斯早期不愿意加息。

之后,里根等白宫继任者都避免公开批评美联储。

再看看英国央行,它成立于1694年,是全球第二古老的央行,以前一直要向王室和英国财政部汇报。前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说,选举会影响利率决策。1992年英镑对美元暴跌,经济受到重创。为了提振投资者信心,1997年英国新工党政府让央行有了独立设定利率的权力,之后英国股市上涨,国债收益率下降。

还有土耳其的例子,2021年初,总统埃尔多安解雇了央行行长纳西·阿格巴尔,因为阿格巴尔加息来抑制物价上涨,而埃尔多安认为降息能减少通胀,这和普遍接受的经济原理相悖。结果就是土耳其通胀失控,里拉贬值,经济陷入困境。直到2023年埃尔多安任命的经济团队实施加息,情况才有所好转。